“他老妈”的背后(鸿鹄13·53)
开学了,井然有序;开课了,有条不紊。
昨天下午放学时,我就布置孩子们预习第一篇课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求是自读三遍课文,消灭不认识的字词。其实我心里明白,如果我要求自读一遍课文,有些学生可能一遍也不读,如果我要求读两遍,肯定大多数同学读一遍了,我要求读三遍,应该有部分同学读两遍吧。人都有惰性和投机性,孩子们自制力差,又是刚从年假里走出来,肯定偷懒耍滑的。
走进教室,随着班长一声脆脆的起立,孩子们一脸阳光的和我问好。
“同学们,完成老师的自学要求了吗?读第一篇课文了吗?”
“读了!!”异口同声,那声音是带激情的,好像告诉我这个任务太简单,谁完不成啊!
“好,我提问个最简单的问题,看看大家自学的情况,千万别让你语文老师我失望啊?”我笑呵呵地说。
孩子们都看着我,有的同学开始紧张了,他们不知道我的问题之花会落谁家。
“15号同学,请你站起来听我的小问题。”我面对全班同学这样说。
15号同学即刻站起来,爱笑的她此时一脸紧张,怯怯地看着我。
“你来说一下,谁给童年时候的作者讲过‘美女蛇’的故事?”我一脸微笑地望着她问。
“他老妈!”她脱口而出,语速甚快。
我大惊。也有一些同学做出惊愕状。
“25号同学,你再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的目光随着移到刚刚站立的同学身上。
“长(zhang)妈妈。”他很有信心地说。
“同学们,都打开书看,这两位同学说的对吗?”我又是一惊,随着下令。
“不对——是他家的长工,女佣,现在所说的保姆讲给他听的。”多数孩子翻开书说。
“15号同学说说,你问什么会把这么简单的问题回答错,25号同学也要反思一下。”我收起笑容问道。
“我没有按老师你的要求认真读三遍,我只读了一遍课文,老师我错了……”15号同学语气很不足地说。
“我也没有按老师你的要求读三遍,但是我读了两遍,只是没有看课文下面的注释,没有……”25号同学看了我一眼,低着头说。
“好了,我不追究你们答错的原因了,下不为例啊。请坐吧。同学们,现在咱们都来思考15号同学脱口而出的‘他老妈’带给我们的启示,都思考一分钟,然后我让大家说说自己‘由他老妈想到的’,这是这个同学给我们提供的反思教材,也是给我们一个口语练习的机会,好好思考,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我又把微笑挂在脸上。
生:我们要按老师的要求来预习课文,不可以偷工减料,应付了事。
生:我们在听到老师问的问题后要好好思考再冷静回答。
生:我们预习时要做到态度认真,积极思考,把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
生:我们在预习时要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好好理解全篇课文。
生:我们预习时最好能用一两句话概述文章内容,真正做到掌握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生:我们读课文不可以‘囫囵吞枣’,不可以求速不求质。
生:自主预习是学习的动力源,也是跟上老师思路的助推器,必须认真对待。
……
一分钟的反思,五分钟的汇报,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这堂课成了预习课文重要性的开启课。希望孩子们从此能认真地踏上自主预习的早班车。其实不管是语文,还是其余的学科,预习是学好习的基础,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第一步!忽视了,定不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