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鸿鹄班主闫书英

博主微信号:13953482486,愿意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日志

 
 

做个有专业尊严的语文老师(3):把生命之根深深扎入阅读里  

2014-08-01 13:45:10|  分类: 教学札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做个有专业尊严的语文老师(3):把生命之根深深扎入阅读里

 

        今天晨练回来,饭后,家中。

       我坐在书桌前开始啃大部头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刚读到第七页,我就寻到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法宝。他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中说,他们学校的一个历史老师上了一堂很精彩的课后,被邻校的一位同仁问他准备这节精彩的课用了多长时间,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样的话语震懵了我,一节精彩的课只需要15分钟,当然他提前说准备了一辈子。我有点理解不了,但是随着视线的往下移动,我读的了大师的亲切话语,他说:“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好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读到这里,我汗颜起来。想想自己,不能说不读书,但是真的没有认真地规划过自己要读的书,总是随心所欲,也总是随读而安。经典地大部头的名著我真的读的屈指可数,而专业方面的学术著作更是读不进去,每每读之,就有种味同爵蜡之感,于是束之高阁,不敢亲之。现在冷静的分析来,一是我的语文阅读功底薄,阅读之胃还比较稚嫩,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二是我没有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渴求的欲望。对于如此浅薄的我,精心备一节课自然要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总感觉力不从心。原来我的知识储备太少了,以及于专业工具愚钝。想起了鲁迅的那句对读专业书的论述:“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很苦痛,很可怜。”是啊,读专业书真的枯燥乏味,有时苦痛,但是作为木匠不磨斧头是不行的,而作为老师不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是工作不允许的。所以,我今后要忍着这份可怜和苦痛去钻研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唯有这样,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才能左右逢源,不会捉襟见肘。

     当然只读专业书的人更不可以,因为那样就等于只木匠只把刀磨得棱块,而没有操控刀的手艺是不行的。好的手艺那里来,自然还是学,向书本学,这是一条捷径。尤其要阅读经典名著,因为那时能提供给我们根基营养的书籍。不但能润泽我们的生命,也能增长我们的才华技能。喜欢窦桂梅老师经常给老师们分享的这段话: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得情怀,内心就会使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

      想想自己就更喜欢这段话了,以往的我也阅读,只是阅读“快餐文章”,根本没有亲近经典的名著,及时到现在虽然开始触碰大部头的书,但是那些载入史册的经典,比如中国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外国的《战争与和平》、《复活》等等,世人公认的经典我却胆怯地不敢去触碰。我知道我现在还没有啃这些大部头经典的能力,思想达不到,语感兴趣也达不到。我不急,我先读着现当代的经典,养着我的胃,增强着我的语感感受力,我想有一天我肯定敢,且读起来爱不释手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思想者对话,这是我所期盼的生活。现在的我已经能做到随时读书了,而不是刻意的拿出时间来读书。尤其晚上,我已经和电视剧拜拜了,电脑我也很少打开了,我有时间就沉浸在阅读里。

    前天晚上在银座书角看书,读到一个伟人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具体的话,我没有记住,但是只记住了他告诉他的儿子办公司要多读管理的书,不要读小说,不可把宝贵如生命的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白日梦”里。当时我读到他把经典的小说看做是作者的“白日梦”哑然失笑。接下来就是满心的庆幸自己是一个语文老师,可以尽情的欣赏别人的“白日梦”,而不是浪费光阴。因为作为语文老师,必须会读会写,自然要通过欣赏别人的“白日梦”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理解力了,以及写作和赏析能力。

     其实,作为一个读书迟到者,我刚刚体味到那些名师伟人为什么推崇读书了,因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几乎与他(她)所读书籍加起来的高度是相等的,那些博览群书着,才有了厚积薄发的机会。即使孔圣人也是三年在他外公家博览群书后才成为卓尔不凡之人的。即使孟子的老师也就是孔子的孙子孔笈的弟子教孟子时只不过天天让孟子进城借书读书,他这个老师所做的就是开列书单。三年孟子读遍了城里所能借到的书后,他老师就告诉他学业修完可以下山了。中国的大师如此,而外国的即使只上过两年学而又被世界称为通才的富兰克林也是因为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到了书籍里。他青少年时,把自己挣的钱还有哥哥给的饭钱都用来买书了,而读书的时间是利用了哥哥以及别人去饭馆吃饭的时间,自己边啃点凉面包边读书,这样爱书读书的人想不成才也太难了,且一不小心把自己读成了通才。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书籍是海水,阅读的多越感觉饥渴,自然就阅读。而对于不读书的人来说,书籍是盐,即使明明知道生命需要,但是就是不愿意单独吃它。这也许就是爱读书的人越爱读书,不读书的人越不读书的一个原因吧,自然这也是那些名师越读书越教书好,而普通老师越不读书越不能好好教书的根源之一吧。

     梁实秋说:“读书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读强。”而我时刻警告自己,把生命之根扎进阅读里,阅读不怕根基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最后我用教育在线超级版主枫叶如丹赠我的话结束这篇随笔,自然是因为喜欢这段话,也为了勉励自己今后,爱读书,读好书: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读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身的承诺!

  评论这张
 
阅读(398)| 评论(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